无锡律师
嫌疑人窃取商业秘密犯什么罪

    嫌疑人窃取商业秘密犯什么罪
      
      一、嫌疑人窃取商业秘密犯什么罪?
      
      窃取商业秘密涉嫌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 【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二、侵犯商业秘密罪立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侵犯商业秘密,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因侵犯商业秘密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致使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的;
      
      4、其他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情形。
      
      三、商业秘密的特征有哪些?
      
      (一)秘密性。商业秘密首先必须是处于秘密状态的信息,不可能从公开的渠道所获悉。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规定:“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 即不为所有者或所有者允许知悉范围以外的其他人所知悉,不为同行业或者该信息应用领域的人所普遍知悉。
      
      (二)实用性。
      
      商业秘密与其他理论成果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商业秘密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实用价值。商业秘密必须是一种现在或者将来能够应用于生产经营或者对生产经营有用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和经营策略。不能直接或间接使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不具有实用性,不属于商业秘密。
      
      (三)保密性。
      
      即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手段。只有当权利人采取了能够明示其保密意图的措施,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
      
      (四)价值性。
      
      是指该商业秘密自身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价值,并能实现权利人竟记利益的目的。
      
      综上窃取商业秘密,其实不仅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种做法已经严重违反了国家法律制度,而且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公诉案件。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对外透露公司商业秘密的,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www.wx148.net
Copyright ©2022 无锡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